在心理疾病臨床上,疑病癥是發病率很高的疾病,其發病率僅次于抑郁癥和焦慮癥。很多就診的患者往往十分的痛苦,因為飽受疑病癥的困擾,生活上用于就醫的開銷也很大。那么,疑病癥的誘因是什么呢?究竟疑病癥是怎么形成的呢?
1、讀書看報
讀讀醫學書籍雜志、看報紙的時候,看到了有關疾病的介紹,便趕快對照自己自身,尋找這種疾病的痕跡。把看到的疾病癥狀往自己上拽,對自身進行地毯般的搜查,一旦發現小小誤差,便疑惑自己患上了這種疾病。
2、接觸非傳染性病人
這種情況也很常見的一種情形,別人感冒打個噴嚏,他在周圍也會覺得危機四伏,擔心自己會被傳染,去醫院看患病的親友也擔心自己會被傳染,即使這種病菌是沒有傳染性的,也會終日惶惶。認為自己已經被傳染上,常常歇斯底里的研究自身與疾病的關系。
3、接觸死亡
親友中曾經有患這種疾病,不能治愈一直痛苦的掙扎,甚至不治死亡,親眼目睹這種疾病的痛苦和死亡過程令疑病癥患者產生了對這種疾病的恐懼,內心將這種疾病繼承或演
疑病癥的主要病因有以上的三種。一般患者出現疑病癥大多是由于上面的三種情況。當然,不是每個患者的情況都是一樣的,我們要根據患者本身的情況,對于患者進行心理治療,直到幫助患者從疑病中走出來。